数据管理权之争:西安一码通再崩背后
健康码的车同轨、书同文
一个系统运行正常的时候,没有人会问为什么。只有系统出现问题了,大家才会关注原因。
4号上午,西安一码通再次崩掉,这是继上个月20号崩掉后短短两周内发生的第二次。
表面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瞬时并发请求流量过大,导致系统请求无法响应,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:高速公路是四车道且车流满负荷,但出高速的口子是两车道,必然就有人要排队等着通过。
解决问题也无非就是两招:开源和节流。
开源就是把服务器容量扩大,能承载更高的请求量(把高速公路出口拓宽),以及把软件代码架构优化的更加合理(让出高速变得更快,减少排队等待时间,类似从手工支付变成ETC通过)缺点就是要花钱升级。
节流就是减少使用人数,为此西安管理者已经有“名言”:非必要不亮码。
馆长第一层观点是: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这是一个层层外包,项目预算不足导致的服务质量不过关的问题。
如上是网传的一码通相关供应商的朋友圈和技术人员聊天记录。在20年底,西安市招标该一码通项目,由西安电信直接承接,并将软件服务外包给西安东软、美林数据,目前看这两家公司的分工分别是一软一硬,美林负责代码实现,东软负责服务器硬件相关支撑。
从网上反馈的20年一期招标信息看,该项目中标金额是46万(东软),但下游供应商估计是只拿到一半左右的项目预算。
馆长记得近十年前,大部门外包找供应商做一个面向公司内部几万员工用的H5小互动游戏,花了30万。
从财政部招标信息显示,西安从第一次崩掉之后最近招标的项目预算是:27万。都是公开信息,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查看,包括项目需求,验收标准都有附件文档,写得清清楚楚。
做一个千万级用户的项目,前后端服务俱全,还要求7*24小时响应,两个月完工验收,预算一共27万。2021年,一个阿里P7的月薪已经是至少五万水准。这样的项目,涉及到UI设计、产品、前后端技术、运维、测试、客服,每个角色上可能还需要不止一人……一个月十几万的预算,敢问准备怎么分配?
所以没有疫情,使用请求量很小的时候,日子就这么凑合过着。当疫情爆发考验来临的时候,底层的因就结出了这样的果。毕竟,有一分钱预算一分钱项目,不能让人用爱编程。
急的工信部都亲自下场给压力:
30日下午,韩夏来到西安“一码通”工作专班,了解核酸采样系统应急处置措施,要求系统再优化,细节再完善,确保不出现拥塞宕机现象。
馆长第二层观点是:一个复杂长链路场景,没有高层统筹管理,落地部门权责不统一,会导致重要节点失去必要的资源支持。
客观上说,疫情防控涉及到的部门不是创收部门,所有的钱都来自于地方财政预算供给。上面给多少米,自己才能做多少饭。
疫情防控部门要做工作,通信部门要协助做技术支持配合。一个一千三百万人口的城市,每天上亿的数据量。这个工作难度很大,但上面给到的资源支持,可能却很少。
最终呈现出来的表现就是:用几十万的预算,在支撑一个影响到千万级用户日常出行,上万企业生产工作的项目。
几十万预算和千万人口,这就叫权责不统一。而能有眼光去意识到这个问题,有能力推动解决这个问题,则就要考验每个城市的执政者水准。
馆长的最后一层,也是最核心观点是:这是地方和中央的数据管理权之争。
2022年,数据早就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。一切的互联网大厦,都建立在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基础之上。
为什么给你推荐这个商品和广告?为什么你爱看这条抖音短视频?如何知道每个人的疫情传播轨迹?这都是数据的力量。
就像当年地税、国税之争,谁来收税分税,谁就掌握了下一步分配和再生产的主动权。再到如今用户的数字化信息,由谁来获取,谁就掌握了新一代的生产资料。
为什么西安要单独做一个健康码?和陕西其它市都不一样(其他各市叫防疫健康信息码)?
为什么全国各省都要自己做一套健康码?北京健康宝、广东粤康码、重庆渝康码……国家政务平台还有个全国一体化的防疫信息健康码。
既然做不好,为什么地方的码要找小外包公司?能不能交给华为、阿里腾讯这种方案成熟,并发承载力、计算能力顶尖的企业,或者直接甩手由中央统一来做?自己甚至连基建成本都不用负担。
站在国家角度,打造一个全国一体化,互联互通互相认证的健康码,边际成本又低,体验又有保障。
但站在地方角度,以上这些大棋关我何事?自己存储数据,随时调用查看,首先是方便。其次拿着数据想怎么做下一步管理动作,给谁授权自己说了算,不用看总部脸色。最后自己决定了项目给谁做,是给关系户还是地方保护企业,这中间是有利益操作空间的。
都交给BAT来建设,这能要到返点?这能挟数据以令诸侯?
没有上层的力量来统筹管理,设定健康码的生产标准,就必然会形成这种各地各自为政,群雄割据,互不相认的场面。
不过馆长对此并不太悲观。疫情加速了整个社会数字化转型,同样也会加速数据的获取统一化和生产使用标准化。
就像曾经的全国各地纸质驾照由当地交管部门勘发,没有联网和信息互通,到如今的全面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化的电子驾照,信息的采集、认证、证照生产,都从各地诸侯收归中央,地方的交管部门对当地黄老爷的增删改查“增值服务”权限大幅度降低。
健康码的数据获取和生产权,在历史的大趋势面前,也必然会收归中央,走向统一。
公元前220年,秦始皇二十七年,大秦帝国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: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、齐地区;一条向南直达吴、楚地区;还有一条是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修筑的,从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,全长1800余里。驰道宽50步,车轨宽6尺。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,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,使我国今日长城以南、以西的地区,都包括在这庞大的交通网络内,便利了交通往来,极大的促进经济的交流发展。
如今,我们也一定会通过对全国各个省市的数字化车同轨、书同文改造,让全国各地的信息加速流通,就像当年从咸阳城络绎不绝驶出的车马。
眼光再放远一些,我们还会通过数字人民币、RCEP协议,打造从生产制造标准、到交易货币统一的“东亚人类命运共同体”。将车同轨、书同文的梦想,投射到更远的地方。
数字人民币APP1月4日上线
RCEP协议于1月1日生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