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开「场景」谈需求,都是耍流氓

yuyu3007 1.1K 0

今天说说产品功能的使用场景。

周末去打印店打印资料。

店老板指着屏幕上的微信二维码说,扫下这个?

我一看,犹豫了,我的微信登录到打印店的电脑?安全吗?

店老板撇了我一眼说,这是微信「传输文件助手」的独立二维码,不会登录你的微信的。

我这才放心扫码。

手机上确认后,就可以实现手机和电脑文件互传了。

这也太方便了吧。

你是不是和我一样,已经把「微信文件传输助手」当成临时文件的中转站了。

在之前,你要把你的微信上的文件导入打印店的电脑上打印。有这些解决方案:

方式1:打印店电脑上,扫码登录自己微信,获取文件。

方式2:微信中文件存在手机本地,发送到自己的邮箱或网盘,然后电脑登录邮箱或网盘获取文件。

方式3:加店老板微信/微信群,将文件发送给店老板或微信群。

方式4:借助其他工具,比如茄子快传、蓝牙等。

虽然能实现文件互传的目的,要么繁琐,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各种折腾。

要么不安全,比如方式1通过登录微信来获取文件,虽然方便,但是你微信的数据会存储在打印店的本地,你放心吗?

而「微信文件传输助手网页版」,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在打印店,不用登录微信来把微信文件传输助手里的文件传给打印店的电脑,这就是微信「仅传输文件」功能的使用场景。

场景,就是当前的情景,也可以理解为当前的环境。

比如上面的我在打印店打印东西的例子,打印店就是场景。

场景一般需要和用户、需求、产品结合来使用。

「用户-场景-需求-产品」,是产品经理必备的需求分析模型。

串起来说,就是谁(用户)在什么环境(场景)下遇到来什么问题(需求),需要借助什么(产品)来解决。

上面的打印店例子中。

用户:什么样的人?我或者像我一样想打印东西的人

场景:什么环境下?线下打印店

需求:要到什么问题?把方便安全的把微信上的文件传到打印店的电脑上

产品:解决方案。使用微信文件助手网页版

串起来说,就是我在打印店,想便捷安全的把微信上的文件传到打印店的电脑上,通过微信文件助手网页版解决了。

我们可以看到,在【用户-场景-需求-产品】模型中。

产品(或功能)是用户某个情况下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。

产品或功能,离不开用户、场景和需求。

好的产品或功能,是优雅解决掉用户特定场景下的需求的。

比如在视频通话中,用户不想让对方看到我所在环境(酒店、酒吧、脏乱的家等),怎么办呢?

一键模糊背景就好了。

而用户需求,是依附于用户和场景而存在的。

不同的场景下,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。

比如这个经典的案例中,用户想要一匹更快的马。

如果用户是在赛马的场景中,用户需要的确实是一匹更快的马。

如果用户是要更快的到达某目的地,用户需要的是一辆车。

所以,不同的场景下的需求,需要通过不同的产品或功能去解决。

了解「用户-场景-需求-产品」分析模型,很简单。

但是产品日常工作中灵活应用这个分析模型,并不简单。

这个模型中的「场景」,最容易被大家遗漏。

谨记「场景」,让你产品方案设计走在正确的路上。

离开「场景」谈需求,都是伪需求。

离开「场景」谈产品,都是耍流氓。


标签: #场景 #需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