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城概况
澄城位于渭北高原东北部,全县辖9镇1办160个行政村14个社区,总人口40万,农业人口31.4万,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90万亩。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0亿元,同比增长4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亿元,同比增长3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649元和11923元,同比增长8.1%和9.6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354万元。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1:20:49。
澄城属少数民族杂散居区,共有少数民族20个,以回族为主,其次是蒙古族、藏族、土家族、黎族、水族、朝鲜族、侗族、佤族、纳西族、鄂温克族、傈傈族、满族、哈尼族、彝族、布依族、苗族、畲族、壮族、维吾尔族等,共1228人,约占全县人口的0.3%;共有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和佛教(汉传佛教)等三大教,宗教活动场所42处,其中基督教41处,伊斯兰教1处,佛教无活动场所,信教群众2万余人,专职教职人员5人,其中基督教牧师2人、教师2人,伊斯兰教阿訇1人。
澄城位于西安“两小时经济圈”,西包、西侯、西延、黄韩侯四条铁路穿境而过,拥有4个客货两运站点。京昆高速和建设中的合凤高速、榆商高速相互连接,建成和在建高速出口5处。西韩城际铁路县城设站,G108、G342、G242等公路干线全面升等改造,具有面向全国、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。
地理环境
澄城县地处北纬34°55′45″─35°27′05″,东径109°04′30″─110°05′50″之间,属鄂尔多斯地台向斜的最南端。境内南北狭长,地势北高南低,呈阶梯状分布,全县海拔高度362-1272米,平均海拔684.6米。孔走河、马村河、长宁河、县西河、大浴河自西向东汇入洛河,孔走河、长宁河、县西河、大浴河把全县分为三梁一塬。北部川梁相间,地貌多样,南部塬面平缓,稍有起伏。全县地形坡度较大,土壤质地疏松,地表植被稀少,梁峁起伏,沟壑纵横,共有大小支毛沟981条,沟壑面积450平方公里。
澄城县属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,气候年际变化大,总的特点是干旱少雨,日照充足,昼夜温差大。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,年日照时间2616小时,平均气温12.6℃,无霜期204天。矿产资源丰富,地下探明矿藏9种,煤炭、硫铁矿、石灰石、高岭土、铝土矿等储量大、品位高;地处渭北黑腰带,属全国重点产煤县,煤炭储量40亿吨以上。全县水资源总量16639.95万立方米,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014.62万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量13447.41万立方米。全县经济林基地总面积33万亩,林业年均产值超过1.9亿元,林木覆盖率达到25.4%。
历史沿革
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建县,以县城西河有澄泉而得名,县治始设今址。
据《尚书·禹贡》记载,周以前,处于传说中之雍州。
春秋属晋,为北徵(今蒲城县避难堡)、王官(今善化乡居安村西)及郊地,周顷王二年(前617)秦伐晋取北徵。
战国初,属魏。秦、魏争夺,后归秦,隶重泉(今蒲城县地)。
秦(前221—前206)置北徵县,属内史。
楚汉相争之际,属塞国,隶重泉。西汉高帝元年(前206),汉灭塞国后,属河上郡。九年(前198),属内史。景帝二年(前155),复设北徵县,后易名徵县,属左内史。太初元年(前104),属左冯翊。新莽改三辅为六尉郡,改徵为氾爱,归列尉大夫。
东汉光武帝东都(25)之后,撤销氾爱,辖地并入合阳(一说并入重泉)。
三国曹魏(220—265),属雍州冯翊郡。
西晋(265—316)归属同曹魏。
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,设立澄城郡,辖澄城、五泉、三门三县(五泉、三门分别在今澄城县西部与南部。三县原均为合阳县地)。孝文帝十年(486),郡内增设宫城(今合阳县地)、南五泉(今大荔县朝邑镇)两县。太和十一年(487),澄城郡改属华州。
西魏大统六年(540),南五泉县改名朝邑。废帝三年(554),澄城郡属同州。
北周明帝二年(558),撤销五泉、三门两县,辖地并入澄城县。
隋开皇三年(583),撤销澄城郡。大业三年(607),澄城县属冯翊郡。
唐武德三年(620),在长宁河南(今洛城村西)设长宁县,贞观八年(634)撤销。澄城县之隶属随道、州、郡名之更迭而相应变更。贞观元年(627)属关内道;开元二十一年(733)属京畿道;天宝元年(742)属冯翊郡;乾元元年(758)复属同州。长庆四年(824)将澄城县的抚道乡(今县西部)划归奉先县(今蒲城县)。
五代后梁开平元年(907),属河中府。后唐同光元年(923)复属同州。
北宋元丰末年(1085),属永兴军路同州。
金皇统二年(1142),属京兆府路。
元(1271—1368),属陕西行中书省,先后属安西路、奉元路。
明洪武九年(1376),属陕西省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同州。
清(1664—1911),隶属陕西省潼商道同州府。
民国2年(1913),属陕西省关中道。民国15—17年(1926—1928)因军阀混战,属无所依。民国22年(1933)由省直辖。民国28年(1939),属第八行政督察区(治所大荔)。
1948年11月27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澄城全境,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。1949年归大荔分区。1950年大荔分区撤销,归渭南分区。1956年10月改由省辖。1958年12月,澄城县建制撤销,将韦庄、醍醐、业善、寺前地区划归大荔县,其余并入蒲城县。1961年9月恢复县制,划入大荔、蒲城的地域复归澄城,属渭南专区。
澄城前拱原阜,后依山陇,地形复杂,地理位置险要,是历代屯御敌的战略要地。吴起在此屯兵,郭子仪率兵征叛,李自成抗击官兵,王震率领的西北野战军浴血奋战等等,都在古徽大地留下过深沉的足迹。这里土厚水淳,风和俗美,梁原起伏,山川壮丽,隋文帝修建行宫,唐名相魏征在此受封。历史上曾有过“澄城八景”,如今更胜当年:壶梯山幼树成林,翠柏环绕;龙首坝湖光潋滟,雪浪排空;乐楼和澄塔遥相呼应,雄居县城。